期待落空:《赴山海》辜负了武侠迷的江湖梦
作者:江语迟
编辑:江娱迟
当《赴山海》开播的消息传来,无数武侠迷的期待被瞬间点燃。毕竟,这部剧顶着《莲花楼》原班人马的光环——那些曾将李莲花的孤寂刻画入骨的创作者,那些让武侠与悬疑完美融合的幕后团队。更令人心潮澎湃的是,它改编自温瑞安的《神州奇侠》,那个曾让无数读者为萧秋水的命运拍案叫绝的经典之作。
展开剩余78%然而,六集过后,最初的热情早已冷却,只剩下一声沉重的失望。
观众的期待并非凭空而来。《莲花楼》8.5分的口碑为这次改编奠定了信心,“导演、编剧、主演全复刻”的宣传更让人浮想联翩。而《神州奇侠》原著中那个充满侠义与热血的江湖,曾是无数人年少时的精神寄托。温瑞安笔下的萧秋水,从意气风发到历经沧桑,他的成长伴随着背叛与抉择,字里行间皆是鲜活的血肉。权力帮围剿浣花剑派,争夺岳老夫人手中的天下英雄令,这一核心冲突不仅是故事的起点,更是萧秋水蜕变的契机。
当得知《赴山海》采用“穿书”设定时,不少观众甚至暗自欣喜——这一手法或许能弥补原著中略显单薄的“闯关式”打戏,让现代主角以“上帝视角”介入,从苟且偷生到守护他人,与萧秋水的成长轨迹不谋而合。然而,现实却让人大失所望。
《赴山海》的问题并非“穿书”本身,而是创作态度的敷衍。原著党首先被激怒——剧中穿书主角自称“读过原著”,却连权力帮围剿的真正目的都需试探才知。萧秋水的成长本应源于背叛与灭门的锤炼,剧版却让他与功力仅排第五的兄长争夺掌门之位,在大敌当前时内斗不休。这哪里是成长?分明是逻辑崩坏。
更令人扼腕的是,温瑞安笔下那些写意潇洒的武打场面,在剧中沦为混乱的群殴。路人观众同样困惑——主角竟在武侠世界中调制鸡尾酒,冰块、摇杯一应俱全,仿佛古代江湖暗藏现代酒吧供应链。若说《庆余年》的背诗尚属常识范畴,这般“现代外挂”则显得荒诞不经。
制作上的粗糙更让观众频频出戏。穿帮镜头比比皆是:主角手中捏着荧光笔标注的剧本,脚下踩着厚底洞洞鞋,武侠世界混入赛博单品,违和感扑面而来。剧情节奏同样支离破碎,轻喜剧与悲剧风格生硬切换,前一秒还在插科打诨,下一秒便上演灭门惨案,情绪尚未酝酿便被强行打断。
最令人痛心的,并非一部剧的失败,而是在武侠题材日渐式微的当下,《赴山海》本被视作“救命稻草”,最终却辜负了所有期待。《莲花楼》的成功,在于它深谙武侠精髓——李莲花的“事了拂衣去”,江湖的“侠义藏于心”。而《赴山海》呢?特效廉价如儿童动画,造型浮夸似古偶剧,剧本逻辑漏洞百出。它将“武侠”当作噱头,将“原班人马”视为流量密码,唯独缺少对作品的诚意。
原著中燕狂徒的传奇、萧秋水与李沉舟的宿命对决,这些本应熠熠生辉的亮点,全被无厘头的改编淹没。豆瓣上粉丝鼓吹“打戏天花板”,路人愤而打出一星,这场争议的背后,是武侠迷被彻底辜负的真心。
观众所求其实简单——改编需尊重原著,开挂要合乎逻辑,江湖中须存侠气。可惜,《赴山海》未能做到。但我们仍在等待,等待有人记得:武侠不是古偶的外衣,不是穿帮的笑料,而是萧秋水们历经沧桑后,依然炽热的悲悯与侠义。毕竟,谁愿目睹江湖老去,谁愿看着曾经的热血与感动,沦为屏幕上的潦草敷衍?
发布于:福建省联华证券-配资app-配资网站排名-十倍股票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