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前夕,位于淮安市生态文旅区徐杨路的淮安市骏磊箱包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裁剪帆布、缝制包袋、组装配件,一件件兼具实用性与设计感的背包、斜挎包及文创帆布包,在此逐步成型。这家年产值超千万元企业的创始人赵军磊,正以匠心与担当,在淮安书写动人创业故事。
从“打工仔”到“创业者”,聚合力共启新程
1980年出生的赵军磊,初中毕业后便南下广东闯荡。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东莞市宏盛集团箱包有限公司当杂工。虽然起点不高,赵军磊却勤奋好学,从最基础的穿针引线学起,逐步掌握箱包生产的全流程技能。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让他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技术骨干,在箱包行业站稳了脚跟。
2006年,宏盛集团进行战略布局,决定在淮安开设江苏宏盛皮具有限公司。赵军磊因能力突出,被委以厂长重任。初到淮安,他就遇到了难题——当地工人几乎无人会制作 箱包。
展开剩余75%为此,他把生产车间当成“课堂”,每天“手把手 ”教工人操作技巧。无数个日夜,他常常忙至凌晨1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厂房。在他的悉心教导和带领下,工人们的技术逐渐熟练,生产线也顺利运转起来。
时光飞逝,到了2022年,由于集团战略调整,江苏宏盛皮具有限公司决定迁至东南亚。此时,作为厂长的赵军磊,凭借多年积累的资历和经验,完全可以跳槽谋取高薪职位。但他决定留下来创业,创办骏磊箱包有限公司。更令人动容的是,得知他的决定后,宏盛皮具200余名 原班员工主动选择追随,部分员工还自发凑齐30万元启动资金。带着团队的信任与期待,赵军磊的创业之路,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温暖的力量。
从“做产品”到“铸口碑”,以品质扎根市场
“箱包行业竞争激烈,只有把产品做精、把品类做活,才能站稳脚跟。”这是赵军磊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骏磊箱包始终坚守的发展理念。在他看来,品质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守住品质底线,才能在市场中长久立足。
为了打造经得起考验的产品,骏磊箱包从源头严格把控:原材料筛选上,只选用优质布料、五金等材料,确保产品的耐用性与舒适性;缝制工艺上,要求工人精细把控每一针每一线,力求针脚平整、走线细密;配件挑选与安装环节,更是毫不含糊,每一个拉链、搭扣都经过反复测试,确保坚固耐用。正是这份对品质的极致执着,让骏磊箱包的产品迅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品质带来的回报实实在在。仅其中一款帆布文创包,单日产量已突破2000个,仍供不应求;目前公司订单排期已排至今年12月,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2000万元。不仅如此,对品质的坚守也赢得了合作伙伴的高度信任。扬州一家贸易公司,在近期与骏磊箱包的合作中,甚至主动提前支付了30万元订单款。
面对现有成绩,赵军磊并未满足。他计划为公司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紧跟文创潮流,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加大自动化生产线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从“谋发展”到“担责任”,助乡邻“家门口 ”就业
骏磊箱包的成长,不仅是赵军磊个人的创业成功,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它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更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家住经开区黄元小区的张月芹,从骏磊箱包成立之初就加入公司。她负责车间管理工作,每月收入近6000元。她感慨地说:“从家到公司就5分钟路程,既能踏实工作赚钱,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比在外打工安心多了。”36岁的肖荣是板闸佳苑居民,作为一名缝纫工,她每月工资5000元左右。“多劳多得,时间自由。”肖荣对这份工作很满意。目前,骏磊箱包员工近百名,其中大多是周边小区居民,且95%为女性。这些员工在骏磊箱包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时也为家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以前觉得打工是为了谋生,现在才懂,小生意里藏着大责任:既要对客户负责,更要对跟着自己的员工负责。今年中秋,2025淮安市中秋晚会将在金湖举办,我们公司对晚会 积极 赞助支持,与淮安市民共赴一场团圆之约。” 赵军磊表示。
赵军磊坦言,创业路上的奔波,让他深刻体会到普通人的不易,而客户的每一次认可、员工的每一句安心,都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未来,他将继续在淮安这片创业沃土上,朝着“更精、更强”的目标稳步前行。
记者 郭敏杰 徐薇 赵启瑞 高尚杰
发布于:江苏省联华证券-配资app-配资网站排名-十倍股票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